close

在某影展裡《特洛伊》只拿到兩顆星,評價之一是「沒有呈現出荷馬史詩中的詩意。」看完後的感覺不知道是先入為主還是怎樣,感想和該評價一致~



整部片子的賣點有三:

1.史詩片的招牌大場面 (但我還是覺得《魔戒》的聖盔谷之役比較精彩~)

2.帥哥 (雖然小布跟小奧很帥,但最有看頭的我覺得是艾瑞克班納~)

3.激情戲 (我真的很想大喊:「拜託別再親了!」)



內容緊湊沒有冷場,但......看完後我只覺得這是部「愛情戰爭片」,雖然改編的不錯也拍的不錯,但感覺卻沒有呈現出荷馬史詩中的精神。



片中三位男主角就知名度而言艾瑞克班納可能是比較低的,整部片子成功將赫克托塑造成一名品德高尚文武雙全的將領,艾瑞克班納將之詮釋的非常好,我想《特洛伊》一片也許最後反而比《綠巨人》更能成為艾瑞克班納的代表作。



然後我要抱怨一下,不管怎麼樣我就是受不了小奧的射箭,看來不讓他秀一下箭術大家就是不過癮......(雖說荷馬史詩裡阿基里斯的確是死於帕里斯的箭下)



其實不管就荷馬史詩或希臘神話來說,《特洛伊》的內容與之都有很大的出入,即使是以荷馬史詩的版本來做翻拍在內容上也是有不少差異,這大概只能說是「為了電影」。其實我自己是比較期待希臘神話版《特洛伊》(請想像奧林帕斯山上的眾神會跟三位女神的爭鋒吃醋)



老實說我並沒有看過完整的荷馬史詩版,不知道在《伊里亞德》裡的特洛伊詳細的情況。所以以下完全光就電影版來說~



當看到特洛伊軍在撫曉之際突襲軍心潰散的希臘聯軍時,只覺得以戰爭來說這是個極度愚蠢的舉動......並不是說這類的攻其不備或以小搏大十分不智,而是戰線拉長的問題。電影畫面中特洛伊軍是將軍陣整個橫向拉開圍住海岸線,但實際上特洛伊軍的人數遠低於希臘聯軍,為了徹底圍堵海岸線而將軍陣一字排開將會導致「城牆的長度變長但寬度變薄」的結果,以希臘聯軍的絕對優勢數量來說即使士氣低迷加上受到夜襲的驚恐疲憊,還是十分有機會突破特洛伊的人牆,一旦人牆出現缺損就只有被各個擊破的份,而且這還不包括希臘聯軍在沒有退路下狗急跳牆這項「奮起」因素。而就算特洛伊軍並沒有將軍陣一字排開而是採取鐵壁戰術,但面對絕對優勢數量的希臘聯軍還是極有可能變成被希臘聯軍包圍在內慢慢消滅的可能......



特洛伊的淪陷最終或許只能歸咎於普里爾蒙王的固執:

如果一開始普里爾蒙聽從赫克托的意見不執迷於太陽神的神威,特洛伊軍就不會在初陣裡兵敗如山倒。

如果普里爾蒙聽從赫克托的建議不對希臘聯軍「趁勝追擊」就不會導致阿基里斯之怒。

如果普里爾蒙聽從帕里斯的建議將木馬燒毀,就不會造成木馬屠城的結果。



其實整部片子中處處流露著人對於神的過度期待,尤其是普里爾蒙王對太陽神的執迷,將一切都交給神認為一切都是神的安排,也因為這樣的想法而完全忽略了「事在人為」,或許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極度的不負責任吧......但或許像普里爾蒙這種對神明的過度期待,在當時也是一種十分普遍的心態。



而在荷馬史詩中,阿基里斯可是拖著赫克托的屍體繞特洛伊城三圈呢!而阿基里斯的忿怒也不是因為表弟被殺,而是朋友被殺。當時阿基里斯不願意為希臘聯軍作戰而委託好友上陣,結果好友戰死阿基里斯才會憤怒的要找赫克托算帳。

(但感覺有點像是惱羞能怒,因為追根究底要不是阿基里斯委託好友上戰場,對方也不會戰死。)



而以電影版來說,那段我是直接稱之為"阿基里斯之怒",表弟的死讓阿基里斯完全失去理智。



對於阿基里斯的不信神,個人倒是有另外一種看法,因為眾人都說阿基里斯的母親是神,這些話語除了稱讚傾羨欽羨之外,更多的是諷刺,相信這些刺耳的話語是伴隨的阿基里斯長大的,記不記得太陽神女祭司被帶到阿基里斯的帳棚中時阿基里斯對她說的那句:「妳見過神嗎?我見過!」(大意如此啦!)這其實是阿基里斯的一種發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SRAFFL 的頭像
    ISRAFFL

    光與影的狹縫

    ISRAFF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